网赌平台

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20251324号提案的答复

日期:2025-07-09 11:02 来源:网赌平台 文号: 闽建答复〔2025〕100号 浏览量:{{ pvCount }}

杜清森委员:

  《关于积极推动改善城市非机动车通行条件的提案》(20251324号)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
  一、完善相关政策标准,保障非机动车通行路权

  一是出台相关政策。《福建省“十四五”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》明确将构建“安全、连续、舒适”的慢行系统列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点任务,要求在城市设计中优先保障非机动车通行空间,到2025年底,全省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8.5公里/平方公里。

  二是制定标准规范。组织修订《福建省城市道路设计导则》等技术规范,要求新建、改建城市主次干道的非机动车道有效宽度不小于2.5米,交叉口段宽度不得低于路段标准,并优先采用绿化带、隔离栏等物理隔离方式,从规划源头明晰路权。福州、厦门在新城区建设中已严格落实这一标准。

  三是编制技术导则。编制《福建省城市交通治堵指南》和《福建省公共自行车规划建设导则》,要求市县各级加强非机动车道建设,明确城市主次干道需配建步行道和自行车道,交通流量较大的次干道及以上道路视情设置分隔设施,切实保障非机动车通行安全。

  下一步,我厅将重点推进两项工作:一是协同省公安部门加快《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》立法进程,进一步明确各方权责,对非机动车通行条件、停放和充电等提出具体要求,为规范管理提供坚实法律支撑;二是着手编制《福建省“十五五”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》,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,推动城市交通绿色低碳转型。

  二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非机动车通行品质

  一是构建“双圈层”慢行网络。在中心城区,着力打造覆盖通勤、生活场景的日常慢行网络,重点连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的学校、医院、商超、地铁站等设施;在城郊区域,依托山水资源建设休闲骑行绿道网络,打造我省“福道”品牌。结合城市更新和道路新建、改建项目,整治慢行交通系统断点和空间占用问题,重点攻克非机动车道跨越铁路、河流、快速路等瓶颈。例如,厦门市在金尚路、岐山北路改造中新增专用非机动车道,有效串联居住区与地铁站点;福州市在部分跨江桥梁改造时同步增设非机动车专用通道。

  二是优化停放设施布局。依托轨道交通站点、大型公共建筑、商业综合体等,建成30处集公交换乘、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交通“微枢纽”。鼓励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、高架桥下空间、绿地地下空间,建设立体或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场。例如,福州市在地铁5号线农林大学站B出口对面人行道增设停车区,有效缓解了区域“停车难”。

  三是打造新型慢行格局。开展人行道和街道全要素整治,构建遮阳避雨、安全舒适且无障碍设施完备的步行系统,形成连接绿道,串联山水、景点、商圈的城市慢行示范区。近年来,各市、县均至少建成1个慢行示范区。同时,结合福建山水特色,持续建设和提升全省“福道”网络,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福建“万里福道”品牌。

  下一步,我厅将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,完善城市道路网级配,打通“断头路”,拓宽“瓶颈路”。加大城市道路建设力度,对照相关技术标准优化非机动车道设置,计划今年全省新改扩建城市道路400公里、“福道”800公里。

  三、强化综合管理措施,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

  一是推进路权分离改造。在条件适宜的既有道路改造中,大力推广设置绿化分隔带或固定式隔离护栏,实现机动车、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通行空间分离。例如,福州市在五四路改造中采用隔离栏分隔机非车道,并使用红色陶粒铺装非机动车道,显著降低了交通冲突率;厦门市在湖滨南路等路段设置连续隔离设施。同时,通过抬高人行道标高、设置限行栏杆(挡车柱)、差异化铺装等方式,明确划分非机动车与行人通行区域,避免相互干扰。

  二是提升节点通行效率。推进道路平整度提升、井盖治理、路口微改造、辅道优化、绿波通行以及街巷微循环改造等工作,实施了50余条主次干道“微整治”,打造10条城市主干道整治示范样板。在全省推广福州创新的“飞行骑”改造模式,通过拆除冗余渠化岛整合过街空间、施划清晰通行标线、设置非机动车过街二次等待区等措施提升通行效率。2024年,该模式已在福州四城区211个主要路口推广;厦门市在厦禾路白鹭洲路口等130余处采用“斑马线内侧施划非机动车道”模式,分流行人与非机动车。

  三是加强执法与市容管理。落实“疏堵结合”的停放秩序长效管理机制,坚决清理占用非机动车道经营、堆放杂物等行为,持续改善停放环境。加强市容管理,在禁停区域设置固定式护栏、石球、花箱等物理隔离设施,并设置醒目警示标识。例如,福州市在五四路新华都广场前区域安装花箱进行隔离,有效规范了电动自行车停放秩序。聚焦环卫清扫保洁、流动摊贩、出店经营、非机动车乱停放等管理难点,开展精细化整治行动,打造一批精细化管理样板街区。

  下一步,我厅将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,持续开展人行道净化行动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,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。督促各地城市道路管养部门(单位)利用省厅安全工作平台,每月对城市道路(含非机动车道及其附属设施)开展排查整治,及时消除安全隐患,保障良好通行条件。

  领导署名:王德福

  联 系 人:陈文杰

  联系电话:0591-87674823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网赌平台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年6月26日

网赌平台 澳门威尼斯人app 澳门银河网上赌场 DB真人 买球app IM体育试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