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2日,人民日报刊发“现代化人民城市这样建·文明”专题报道《建设文明城市 繁荣城市文化》。
特别报道福建福州让城市建设“显山露水”
精神文明建设“温暖榕城”
全力守护文化之根、城市之魂
让千年文教传统焕发新生
↓↓↓
全文如下:
9月,福建福州林则徐故居刚刚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。白墙黛瓦,木窗飞檐,展板上,林则徐的光辉事迹陈列其上,厅堂里,从新疆前来福州参访的旅行团朗读名言名句。
在严复故居里品味《天演论》原著的沧桑,在三坊七巷中体验“三条簪”的英姿,在梁厝街区里品一杯茉莉花茶的清香……在福州,文旅有着不一样的打开方式。
漫步于全长约6.5公里的福州中轴线,从北端的屏山一路向南至解放大桥,仿佛穿越了千年闽都的文脉精华。这条路上,三坊七巷、上下杭、朱紫坊、烟台山等历史文化街区如珍珠般串联其间。这些历史文化街区,经过保护修复、活化利用,如今已成为福州的文化地标和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。“在城市建设过程中,福州始终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作为重要任务,全力守护文化之根、城市之魂。”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昱说。
数据显示,福州近年来累计投入超过300亿元用于古厝保护修复,完成重点文物、历史建筑登记逾1000处,古厝保护“福州模式”更获评全国示范案例。“我们坚持‘最小干预’原则,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,还原古建筑历史风貌,并引入文创、民宿、展览等业态,让古厝真正‘活’在当下。”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华辉介绍。
在福州森林公园,一棵千年古榕亭亭如盖,树荫下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。今年以来,这棵古榕树在网络上走红,成为新晋“打卡地”。而在不远处,工作人员正细心检查着树上悬挂的“电子身份证”——通过《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》,全市已有众多古树拥有了这样的数字档案,实现“一树一档”精细化保护。
“福州又称‘榕城’,现有登记在册的古榕树1327株,全市榕树总量超过16万株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.54%。”福州市园林中心主任谢志成说。从森林公园古榕树到三坊七巷“爱心树”,从鼓岭千年“柳杉王”,再到闽侯超1500年树龄“榕树王”,福州深入挖掘特色古树文化内涵,将古树名木资源作为宣传重点,多维度展示有福之州的山水画卷,让“绿荫满城、暑不张盖”的大美榕城更好造福于民。
城市建设“显山露水”,精神文明建设“温暖榕城”。在盛夏福州,行走于街头,不多远便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茶摊,成为不少户外劳动者的歇脚地。2025年,福州通过“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、共建共享”的创新模式,共新设和提升1312个爱心茶摊点位,并上线“爱心茶摊数字地图”,实现所有茶摊点位就近推荐、一键导航与线上反馈功能。
福州全力守护文化之根、城市之魂,让千年文教传统焕发新生。“我们坚持为民惠民靠民理念,统筹推进文明培育、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,全力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。”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市文明办主任曾玉说。
省政府部门
省内行业
省外行业
省政府部门
省内行业
省外行业
网站标识码:3500000024
闽公网安备 35000899002号
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:闽ICP备05022544号
地址: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:350001您是本站第{{ siteCount+96847675 }}位访客
中文域名:网赌平台.政务
主办:网赌平台承办:网赌平台
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